第二书包网辣文 > > 魏商帝国 > 正文 第十六章 重组
    腊月二十三日,晴天,午后,赵府大厅中。

    “东家,我觉得还是再慎重考虑一下吧。杂货业务虽然利润不高,但好在收益稳定,旱涝保收啊。”张叔郑重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是啊,东家,杂货业务,毕竟已经经营几十年了,资产总额,占商社一半。这突然一下,全给出售了,恐怕在商社内部会引起不小的震动。”葛平也郑重地劝道。

    “我已经决定,不必再说。”赵谷轩喝着茶,缓缓说道。

    看着一旁,还置身事外的伍田保,张叔有些焦急的说道:“伍师爷,你倒是也说几句话啊!”

    这时,伍田保才好像回过神来,一收折扇,说道:“在下认为,公子此次全面出售杂货业务的主意,甚好。”张、葛二人一听,就是一惊。

    “其实,老爷在世时,我就建议过,应该出售杂货业务,不过老爷当时说,杂货,是日常百姓生活的必需品,我们低价经营杂货,虽然辛苦,利润不高,但也算是为百姓做了一件善事,胜造七级浮屠啊。

    但在下以为,要想造福一方百姓,不应该拘泥于小恩小惠。而应该从大处着眼,赠予百姓大恩大惠。

    我们低价经营杂货,虽然可以使百姓,在杂货上开销少一点,但毕竟杯水车薪。要想使百姓富裕,光是结点流,远远不够。更需要的是开源。

    而东家此次,出售杂货业务,可得一百多万两现银,释放商社大量的内陆运力和人力。

    再将这些,重新投入织造、珠宝以及酒楼的扩张,这些高收益的领域。商社岁入收益足可以提升五成以上。而且东家也说了,不会因此裁撤伙计,只要和伙计解释清楚,想来不会造成太大的动荡。

    这不是大大的甚好,是什么?”说着,看向了张、葛二人。

    听了这些详尽的分析,张叔只觉得脑袋晕乎乎的。

    ‘看着情形,之前东家就和伍师爷达成一致了。东家在明处推,伍师爷在暗处推。

    看来想要彻底阻碍,是不可能了。’

    想了好一会儿,才说道:“伍师爷,这番话真是对小人醍醐灌顶。东家真是慧眼如炬啊。”张叔,先夸了赵谷轩几句,然后说道:“不过,这杂货业务,如此巨大,整体出售,恐怕南方无人可接啊。不如,我们尽量将杂货业务分解出售。分时间和地点,逐次出售,这样想来更方便一些。至于开拓新业务的资金。现在账上,还有八十多万两的现银,想来支付预付款是足够了。请东家斟酌。”

    葛平一听这话,哪还不明白意思,连忙说道:“在下,以为此法甚好,请东家斟酌。”

    一听,赵谷轩就知道了,张叔还是觉得自己拓展新业务,太冒险了。只不过看到继续劝下去也是无用了。反而容易激怒自己。所以干脆以退为进,提出这么一个逐次出售的办法,来迂回抵制。如果新业务开展顺利,那自然就全部出售杂货业务;如果不顺利,到时候再联合各地掌柜向自己施压,阻止自己继续出售剩余的杂货业务。

    ‘不管,新业务成败如何,张叔都是对的。真是好算计啊。’

    不过,赵谷轩也不怎么生气。毕竟,张叔是府里的大总管,对上,要向自己这个东家负责,不然自己的职位不保;对下,又得替下面的伙计说话,不然难以服众。这样插在中间,一个不小心,那可就是里外不是人了。

    ‘说实话,他还真是不容易啊。’

    想清楚了,赵谷轩说道:“那就这么定了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,具体说说新业务的事。

    刚刚已经说过了,主要是织造和珠宝,还有就是对酒楼业务的扩张。

    织造方面,葛叔,情况打听的如何?”

    “东家,我已经在周边打听了一圈,共有三家正在出售织造坊。分别是杭州的江、黄两家,苏州的顾家。共计出售织机三千多台。共作价,四十三万两。”

    “好,就先收购这三家吧。这件事,由你负责。三个月的时间,可够?”

    “够了,东家。”

    “好,那就有劳葛叔了。”

    “而珠宝行,我决定对外公开招聘珠宝行大掌柜,年薪十万两白银,分红另算。”

    三人,一听这话,都是一惊。

    要知道,去年一年,商社的总盈余也才十万两白银而已。

    当然作为一家资产三百多万两白银的商社,真正盈余不会只是这么一点。

    只不过,因为商社中,最赚钱的部分的原材料,珍贵食材、香料、毛皮等,都是从海外购回的。

    但商社的海贸业务部分,却是由赵家独资掌控的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商社每年盈余的大头,都是由赵家独吞了,进了赵谷轩的私帐。当然这是这个时代大商家的惯例,一来是为了提高对商社的掌控力,二来也是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。

    张叔正想开口劝说,这时赵谷轩摆了摆手,说道:“我知道,这个开价有些出乎大家的意料,但是听我把话说完。”

    “我决定自即日起,商社向海贸部门购买原材料的价格,下调两成。”

    一听这话,三人又是一惊,这次轮到伍师爷坐不住了,因为张叔是商社的大管家,向整个商社负责,而伍师爷却只是赵家的师爷,只向赵家负责,而平时海贸部分实际的主管就是伍师爷,而他的年资、花红都是由海贸部分的收益决定的。

    别人不知道两成有多少,他能不知道吗?

    那可是三十多万两银子啊。

    他连忙说道:“东家,这恐怕不太好吧。”

    赵谷轩神色淡定的说道:“没什么不好的。”

    然后神色郑重的说道:“同时我宣布,对泰和商社的管理机制,做出重大调整。”

    这时,三人心刚放进了肚子,又听到令自己震惊的决定。

    “商社,新设立最高决策机构东事会,最高管理机构理事会,理事会向东事会负责。

    东事会,设东事数名,东事长一名。

    理事会,设理事数名,理事长一名。

    东事会,东事由商会股东担任,东事长由商会最大股东担任。

    东事会决议,采用投票机制,东事长有一票否决权。

    东事会有权任命和罢免理事会成员。

    理事会成员由东事会任命。

    理事长由东事会提名和任命,理事一般由理事长提名,报东事会审议任命。

    理事会,每四年一任期。

    东事会由我,赵谷轩任东事长。

    我决定,由张友贵,张叔担任第一任理事长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张叔一下傻了。他还在努力的理解刚刚什么乱七八糟的“东事会”、“理事会”,现在突然就被任命为“理事长”了。

    三人中,也只有伍师爷差不多听懂了大半,不由心中大喜。于是,一脸喜色的说道:“恭喜张叔,贺喜张叔。

    不对,是张理事长。”

    张、葛二人还是没太弄明白。于是纷纷向伍师爷请教。

    “东家的意思,就是说从今以后,他正式退出商社的日常管理。以后,商社一切的日常事务,就由张叔你做主了。”

    “啊,什么。东家以后就不管商社的事了。那怎么行。”张叔有些慌张的说道。

    对于一个管家来说,没有什么危险,比失去自己东家信任更大的了。

    “不是不管,是不管日常事务了。以后东家,主要就处理商社的重大事务了。”

    “哦,是这样。”

    “那。。。”

    三人说了一盏茶的时间,才把机制给大概说清楚了。

    赵谷轩又耐心的补充了一些他们遗漏和不清楚的地方。

    然后,赵谷轩又说道:“即日起,张叔卸下赵府大总管一职。大总管由葛副管家担任。

    任命伍师爷为海贸部主管理事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三人又是一惊一喜。

    等三人都平复了一下心情,赵谷轩才接着说道:“杂货业务的出售和酒店扩张的事,就由张叔负责。

    而珠宝行大掌柜的事,就由伍师爷负责。

    伍师爷,你将今日的决议,好好整理一下,然后下发给各地分社。”

    “是,东家。”

    然后一脸喜色的三人,纷纷告辞离开。

    看着,三人消失在了门外,赵谷轩知道自己谋划这么久的计划,终于迈出第一步了。

    迈出之前,他充满了忐忑、不安,但迈出之后,他发现自己不再那么忐忑了,反而充满了喜悦和兴奋,还有隐隐的一丝掌控一切的自信。

    ‘这就是权力的滋味吗?’

    一个时辰后,杭州布告栏处,就传来了两个消息,一个是泰和商社正式对外出售旗下杂货业务,另一个则是出价十万年薪,分红另算,招聘珠宝行大掌柜。顿时引来了一阵喧哗。

    张府,书房内。

    张立仁缓缓放下手中泰和商社告示的副本,神色深沉的自言自语道:“好大的手笔。

    看来我真是小瞧这小子了。”

    田府,后院花园中。

    田合明躺在躺椅上,一边悠闲的晒着太阳,一边听着管事的汇报。

    听完后,他才神色悠哉的睁开眼,缓缓地说道:“赵家小子,开始变得有意思了。”

    说完,闭上眼,又继续晒着太阳了。;